1.1建設背景
工程名稱:青西郊野公園水生態修復
工程內容:水環境治理設計、水生態施工、環境養護
建設單位:上海市青西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建設地址: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紫蓮路500號青西郊野公園
1.2項目范圍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紫蓮路500號青西郊野公園。
本次水生態示范工程項目為青西郊野公園內一生態塘,長約190m,寬約32m,總面積為6080m2,水源為雨水地表徑流和外河補給。
圖1-1 工程范圍圖
1.3工程目標
對該生態塘進行水環境治理,除必要的場地土方開挖和場地平整外,不改變現有水域岸型及水面面積,實施后水體水質達到如下要求:
(1)水質主要指標:總磷≤0.4mg/L、高錳酸鉀指數≤15mg/L、氨氮≤2.0mg/L。(水質穩定達到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Ⅴ類標準);
(2)水體清澈,水體透明度≥0.6m;
(3)水體無異味、無藻類聚集,無垃圾漂浮物;
(4)水體生態系統基本恢復,初步實現“水清魚戲、岸綠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諧”的水環境質量目標。
2.1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2.1.1生態狀況
頤景湖岸坡皆采用硬直化堆石直立駁岸,生態性較差;水體內基本無水生植物;湖內基本無水生動物群落,不能構成完整生態結構。湖區周邊綠化景觀較好,草坪覆蓋率較高,但水體內景觀較差,水體渾濁,整體景觀效果較差。
青浦區青西郊野公園河水環境問題如下:
1.水體表面漂浮著浮萍、水綿,水體透明度條件尚可,可維持沉水植物生長所需透光條件;
2.進入九月以來,氣溫降低,水體中藍藻漸漸消散,但經水質檢測得出水體中氮、磷元素含量較高,來年夏季仍有藍藻爆發可能;
3.河床淤泥40-60cm,水生植物死亡殘體沉入水底堆積腐化導致底泥黑臭,為夏季水體藍藻異常增殖提供營養條件;
4.項目周邊水系眾多,各水系水質參差不齊,可能存在滲透污染現象;
5.塘中挺水植物蘆葦、沉水植物狐尾藻生長茂盛繁密,雖其水體中植物生物量多,但物種豐度較低,不能形成完善的食物鏈,生態系統不夠完整。
圖2-1公園水體狀況(治理前)
2.1.2水質狀況
工程開始前,對水塘水質進行檢測,河道水質類別及主要污染物監測數據見表1。
表1青西郊野公園監測斷面水質情況
序號 | 樣品 | 檢測項目 | ||||||
采樣 時間 | 采樣點 | 透明度 (cm) | pH (無量綱) | 溶解氧 (mg/L) | COD | 總磷 (mg/L) | 氨氮 (mg/L) | |
Ⅲ類水標準參考值 | — | 6-9 | ≥5 | ≤20 | ≤0.2 | ≤1.0 | ||
Ⅳ類水標準參考值 | — | 6-9 | ≥3 | ≤30 | ≤0.3 | ≤1.5 | ||
Ⅴ類水標準參考值 | — | 6-9 | ≥2 | ≤40 | ≤0.4 | ≤2.0 | ||
1 | 9.15 | 生態塘 | 35 | 7.41 | 7.60 | 31 | 0.89 | 2.19 |
2.2方案設計
2.2.1設計思路
水系生態修復工程主要工程區域為:6080m2水域。
目前項目整體思路為首先將青西郊野公園生態塘中芡實等植物移植到旁邊魚塘,再完成生態塘本底條件改良工程,此步驟中需逐步剔除原有雜草,并在充分考慮物種豐富度及生態位的基礎上,對水生生態系統各組分進行科學配比,構建健康的水生態自凈化體系,實現水體水質指標的長期改善。生態凈水的施工受周圍影響較小,通過對整個水系現狀的調查及結合甲方提供的項目資料,擬制定的主要思路有:
1)原有水生植物部分移植工程;2)本底條件改良工程;3)水生植物群落構建工程;4)底棲生物群落構建工程;5)微生物群落構建工程;6)生態景觀建設。
2.2.2設計原則
本工程以湖沼學及恢復生態學為基礎,依據穩態轉化理論,通過清水穩態與濁水穩態之間轉換機理的研究,開創性的提出生態凈水系統修復技術,通過對工程區域、及工程流域的水環境的調查,確定生態凈水系統構建模型,選用本地先鋒優勢種,構建完整的生態凈水系統,通過生物操控手段及實時監控手段的運用,優化調整建立長效運行機制,最終使系統穩定長效運行。
3.1治理前現狀
圖3-1 公園水體現狀
3.2治理后現狀
圖3-2 公園現狀照片
3.3水質分析
為監測青西郊野公園該塘整體的水質情況,從施工期開始每月取樣1次,監測數據各項指標呈現如下:
樣品編號 | 感觀 | 透明度 | pH | 溶解氧 | 高錳酸鹽指數 | 氨氮 | 總磷 | 綜合評價 |
SH1709 | 綠色透明 | 40 | 7.41 | 7.60 | 31 | 2.19 | 0.89 | 劣V類 |
SH1710 | 綠色透明 | 55 | 8.37 | 9.18 | 22 | 1.51 | 0.47 | 劣V類 |
SH1711 | 綠色透明 | 68 | 8.25 | 9.66 | 20 | 1.21 | 0.34 | V類 |
SH1712 | 綠色透明 | 60 | 8.19 | 10.91 | 17 | 1.14 | 0.24 | IV類 |
SH1701 | 綠色透明 | 60 | 8.04 | 12.1 | 24 | 1.37 | 0.29 | IV類 |
表4 水質監測結果
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從監測數據可以看出,該塘主要污染物為總磷和氨氮。自2017年9月份以來,該塘水質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整體水質叢劣V類水提升到了IV類水。